德國.馬堡|遠離法蘭克福的都市叢林!走一趟馬堡小鎮 教你閉眼也能逛城堡

距離法蘭克福約1小時火車的馬堡小鎮,大概是高樓林立的法蘭克福,最快能抵達的「刻板印象」德國小鎮。除了有石板小徑、木造結構傳統建築,一座德國古老的哥德式教堂,山頂還有一座城堡,除了這些美景,仔細觀察路上的行人,有許許多多盲人持著手杖自在穿梭,飛快的腳步不輸視力正常的遊客。以前在這裡唸書期間,馬堡還被同學們暱稱,根本就是輔大旁邊的「盲人重建院」。

小小的馬堡德文稱之為Marburg 或者 Marburg an der Lahn代表在蘭河旁的馬堡,畢竟德國太多同名的城市,也因此許多地名後面都會用河流等來標注,你有注意到台灣直飛的法蘭克福,其實後面還有個(Mainz)的字樣嗎?其實代表是在美因茲河旁的Frankfurt,因為有另一個法蘭克福(Oder)在德波邊界。

馬堡上城市政廳前聖誕市集

對觀光客來說,馬堡其實十分簡單好逛,從法蘭克福當日來回就行得通。雖然從火車站下車,無法立刻感受到他的古色古香,但只要順著車站前方的Bahnhof Straße前進,到底左轉就會看到1283年完工、德國最古老的巴洛克式教堂之一:伊莉莎白教堂(Elisabeth Kirche)。然後順著教堂對面的石板小路往上走,就能走到上城的市鎮廳廣場,以及爬上山頂城堡:方伯城(Landgrafenschloss)。我個人喜歡看到小巷就鑽、看到階梯就往上爬,其實只要順著城堡的方向前進,只要不要亂闖入別人家的後花園,怎樣都會走得到。

馬堡火車站(Marburg an der Lahn)
伊莉莎白教堂
伊莉莎白教堂
馬堡的方伯城

如果有機會到上城走走,或者走到市中心,會發現馬堡的持手杖的盲人異常的多,基本上無論哪個街角、公車站牌,甚至是超市都會有盲人拿著手杖,而且還是一個人自在地行走。馬堡在一次世界大戰後,陸續有3000多名軍人到此地的大學眼科就醫,其後更建立了盲人學校,也讓馬堡成為全德國針對視力障礙、盲人最友善的城市,更有「盲人市(Blindenstadt)」暱稱。當輔大同學們稱馬堡「盲人重建院」一點也沒錯,只是這裡根本是「盲人重建城」。

如果不是他的手杖敲打地板的聲音,根本不會注意到他是盲人
火車站大廳的「立體」平面圖

馬堡對於盲人友善到什麼程度?盲人們如果在公車站牌等待,司機會主動告知這是幾路公車;盲人到超市購物,立刻有店員上前勾著他的手且拿著籃子,協助選取食物雜貨。不過我覺得最了不起的,是馬堡的盲人號誌紅綠燈。在台灣的號誌會有不同鈴聲,是提醒盲人是否可以行走,這裡的行人號誌的按鈕上方,還有個凸起的方向號誌,指示盲人該往哪個方向走;就連車站的平面圖也是凹凸不平供盲人「閱讀」。甚至連娛樂也專為盲人設計,例如馬堡的劇場提供盲人專用的耳機設備講解,方便他們「聆聽」欣賞。

行人號誌燈按鈕上方有凸起的方向指示

當然他們能夠自由地行走,也都是因為他們在此學習且生活多年,早就在心中牢牢記住每個標的物的步數。記得曾經有一次看著盲人學校的老師,帶著四五名學生手搭著手,走在就連明眼人都覺得小有挑戰的崎嶇石板路,他們一手搭肩、一手左右搖晃著手杖,搖搖晃晃的走在斜坡的人行道上,這時候才發現人行道與馬路的高低落差,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,因為藉由手帳的左右搖擺,才能確知自己正走在人行道上。

往馬堡方伯城的階梯
到城堡需要不斷往上爬(但其實10多分鐘就到了)

德國也因為有像馬堡這樣的「盲人市」,許多法規尚未顧及到的,或者新開發的設施,都從這裡開始發展、測試,接著再逐步宣傳堆廣到德國各地。不得不說馬堡這裡盲人很幸福,除了友善的設施,更是市民對於盲人見怪不怪,且有意識地主動提供協助,也成為這個小鎮最友善迷人的風景之一。

隨處可見德國傳統木造結構建築Fachwerkhaus
最後推薦一家馬堡土產店:手繪陶瓷杯碗瓢盆
0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