奧地利.維也納|百年咖啡文化 維也納咖啡廳的誕生

2016年的冬天,我在接近0度的低溫中於維也納街頭尋找威瑪咖啡廳(Cafe Weimar)的蹤跡 。推開厚重的木頭大門,昏黃的光線,散發出一股溫暖的氣席,頂著古老水晶吊燈、搭配一杯米郎奇咖啡(Melange),咖啡廳的主人帕拉冊(Platzer)娓娓道來維也納咖啡的起源。

原文刊載於三立新聞網:報紙、音樂、熱餐食!百年咖啡文化 維也納咖啡廳的誕生
威瑪咖啡館(Cafe Weimar)的Einspänner咖啡

「維也納咖啡的起源有兩種說法」操著一口濃厚德式英文的帕拉冊解釋,相傳在1683年Jerzy Franciszek Kulczycki在敵人的圍攻下,突破重重包圍,成功傳遞重要訊息給Charles of Lorraine公爵,而打了勝仗。因為完成這個困難的任務,獲得一筆很大的獎賞,其中包括1包黑色的豆子,讓他在維也納開啟第一家咖啡廳。但又有一說是,維也納的第一間咖啡廳是由在法院工作的美國間諜Deodato所建立的。但不論起源如何,維也納咖啡流行都要歸功於這些人。

早在西元1700,維也納咖啡廳的傳統就已經建立,包括送上咖啡的方式。眼前送上的米郎奇咖啡,用一個方型的銀盤(現在多半是鐵盤)送上,同時附上一杯水、糖包(糖罐)以及銀湯匙,湯匙還必須放在水杯上,並且凹面朝下的擺放。至今早到傳統的咖啡廳:Cafe Weimar、Cafe Sperl、Cafe Schwarzenberger等,依然維持這樣的傳統。

威瑪咖啡廳的主人帕拉冊(Platzer)

維也納咖啡廳轉型期

咖啡廳的生意越來越競爭,在不同時期為了求生存,店家開始想出新的花招吸引客人。1720年墓園旁的The Kramersches Kaffeehaus是第一間提供報紙的咖啡廳,也因為提供免費報紙,吸引了無數的作家、藝術家等上門,每天等著吸收新知、閱讀天下事。不過當時政府對於「報紙」咖啡廳可是充滿不悅,除了報上常常充斥的批評政府的言論,許多八卦小冊子也在咖啡廳流傳。

維也納咖啡廳報紙為了閱讀方便,特別裝在傳統木製報架,單手就能閱讀

1788年維也納咖啡廳又有新的創舉,當Martin Diegand開設了第一家的音樂咖啡廳(Konzertcafe),不過音樂咖啡廳的一直到19世紀中葉才廣為流行。莫札特會到咖啡廳觀察民眾對他音樂的看法,而貝多芬則是自己曾在咖啡廳演出。

1803年拿破崙戰爭時,拿破崙啟動封鎖政策,意圖以經濟封鎖使英國屈服,奧地利也在1808年加入,不僅代表咖啡豆來源受阻,也讓維也納的咖啡廳面臨倒閉問題。為了突破這個窘境,咖啡廳在咖啡、甜點之外,開始提供紅白酒、熱餐食的販售。也因此維也納咖啡廳與餐廳的界線越來越模糊,Kaffee- Restaurant這個名詞也因此誕生。但在貿易禁運的時代想喝咖啡怎麼辦?咖啡廳也頗具巧思的利用李子核、無花果、黑麥、大麥和菊苣打造「偽咖啡」,模擬咖啡的味道。

賭博、飲酒充斥 咖啡廳女性止步

女性想要去咖啡廳?這個願望可要等到1856年之後才實現。當時咖啡廳除了櫃台小妹、或者偶而陪著丈夫出席的富太太,可是不見女人的蹤跡。因為當時咖啡廳充斥著賭博、酒精、香煙等罪惡之氣,為了怕女性朋友被污染,或者是男性想要獨佔這個天堂,咖啡廳可是男人才能進入的聖殿。

威瑪咖啡廳(Cafe Weimar)

咖啡廳除了充斥著酒精、賭博,另有標新立異的咖啡廳吸引著維也納的文青,成為作家、藝術家、作曲家的創作場所。1890年霍夫曼史塔(Hugo von Hoffmanstahl), 克勞斯(Karl Karuas)或史爾尼茲(Arthur Schnitzler)等人齊聚在Griensteidl、Cafe Central, Cafe Herrenhof等咖啡廳。原因無他,就是因為維也納咖啡廳還保有一個良好的習慣,只要點上一杯咖啡,愛坐多就坐多久,其中送上的水杯也可無限續杯。此外,因為市中心的公寓狹小,咖啡廳也變成許多民眾客廳的延伸,成為接待、訪問朋友時的據點。

休息、寫作、用餐、談生意,聽了半天咖啡廳的起源,其實不難發現維也納咖啡的盛行,似乎跟咖啡本身並無太大關係(但不代表維也納咖啡不好喝),而是他對於維也納市民生活、音樂藝術文化的塑造,成就今日的維也納人文氣息濃厚的音樂之都。一間間林立的咖啡廳,除了有好咖啡以及美味的甜點之外,也是提供文人雅士一個思想、創作交流的場所,與其汲汲營營的趕行程,造訪維也納時,不妨安排2-3個小時靜靜的坐在咖啡廳裡,感受這百年的優良傳統。

維也納咖啡怎麼點?

落落長的飲料單,到底維也納咖啡該怎麼點?想喝不加牛奶的黑咖啡,就點Mokka或者Schwarzen。Brauner則是加了淡奶的咖啡。類似卡布奇諾的Melange,則加了熱牛奶、熱奶泡在上頭。如果在Melange上面加上淡奶,則叫做Franziskaner。另外,摩卡咖啡上面擠上厚厚的鮮奶油,並附上糖粉在旁的,叫做Einspänner,據說當初擠上鮮奶油的原因,是為了防止咖啡送到在外訓練的馬術師時變冷而誕生的(就跟日本拉麵上頭一層油脂有異曲同工之妙)。

維也納咖啡廳可是會將咖啡裝在鐵盤、以及附上一杯水

維也納咖啡館的甜點與蛋糕,也是另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。例如標榜曾為國王指定宴會甜點的沙賀蛋糕,或者以名人來包裝的莫札特蛋糕。另外,也有咖啡館少了華麗的外表,以老奶奶、媽媽的溫馨味道為號召,而每家咖啡館也會用自己的店名推出特製咖啡或甜點。而且更棒的是,這些甜點不用等到下午茶時間才能享用,店內櫃上無論何時,都有滿滿的甜點。

延伸閱讀:傳統與新潮!維也納必逛八大特色咖啡廳

0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