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氣越來越熱,最近下廚就只求簡單快速,早餐通常一杯咖啡配個吐司夾蛋,午晚餐可能一盤沙拉與乾煎雞胸就打發。由於吃得簡單,除了食材新鮮,搭配的佐料也就變得很重要,我的懶人廚房除了簡單的鹽、胡椒,大概用最多的就是油品吧。朋友的推薦下,購入這款包裝極美的Oliviers&Co.西班牙安達魯西亞金色風情橄欖油,如果不仔細看,還以為是什麼特殊款的紅白酒。 說到使用橄欖油的歷史,最早其實是在國外求學的時 […]
瀏覽分類:
美食
受到法國統治影響,咖啡文化在越南可是稀鬆平常。沒有香榭麗舍大道大理石桌與籐編座椅的優雅浪漫,只需一張平價塑膠桌與矮凳,就是道地的越式露天咖啡廳。獨特的滴漏式咖啡壺,通常還得耐著性子等待,才滴出一杯苦澀且濃厚的越式咖啡。受不了他獨特的苦味,通常可淋上煉乳、冰塊,將原本難以親近的高冷,變為老少閒宜的家常。 不過除了黑咖啡、煉乳咖啡,越南還有一個特殊的「蛋咖啡」,顧名思義含有雞蛋。蛋咖啡的誕生是因為當時 […]
2016年的冬天,我在接近0度的低溫中於維也納街頭尋找威瑪咖啡廳(Cafe Weimar)的蹤跡 。推開厚重的木頭大門,昏黃的光線,散發出一股溫暖的氣席,頂著古老水晶吊燈、搭配一杯米郎奇咖啡(Melange),咖啡廳的主人帕拉冊(Platzer)娓娓道來維也納咖啡的起源。 原文刊載於三立新聞網:報紙、音樂、熱餐食!百年咖啡文化 維也納咖啡廳的誕生 「維也納咖啡的起源有兩種說法」操著一口濃厚德式英文 […]
導遊說:「我看到一個嬰兒、孩子的圖樣」 「蛤…?」內心的問號無限延伸,要不是咖啡已喝完,我應該會立刻從口中噴出。 提到土耳其咖啡,有的人可能會想到不過濾的帶渣喝法、或是長長手柄的特殊烹煮容器,但這些特色都不及他的「算命/占卜」功能來的知名。 很多朋友的不喜歡土耳其咖啡,多半是因為留渣的咖啡水與台灣習慣過濾過的大不相同,就連烹煮過程、器具也大相徑庭。 精磨成細粉的咖啡,倒入長柄的銅製咖啡 […]
旅遊書介紹再多美食、景點,都不如在地人的推薦來的實在。在慕尼黑旅途中,經學長介紹發現這間秘密咖啡廳,不僅尺寸超大,也是老慕尼黑人小時候的記憶。不過,學長只給了百貨公司的名稱,想不起咖啡廳店名,Google Map上也搜尋不到這家咖啡廳的打卡點,這更讓人好奇她是否還存在? 鄰近慕尼黑穀物市集(Viktualienmarkt)的百年生活用品百貨公司Kunstermann,可說是當地廚房用品、家電、餐具 […]
其實我本來要去吃咖哩香腸的,但一出地鐵站出口,先是被歡樂的中東音樂給吸引過來,接著眼前的一個不起眼的流動攤販,竟然出現大排長龍的景象。本來以為只有台灣人、日本人愛排隊,沒想到竟然連柏林人也願意排起隊了!別忘了,這裡可是冬季的柏林,11月底街頭氣溫在5度C上下震盪。 仔細一看,這是德國各地都買得到的街頭小吃Kebab(類似台灣的沙威瑪),由於還沒有進食,看到這隊伍少說也要30分鐘以上的排隊等候,決定 […]
台灣同志大遊行即將在下週末(10/27)登場,各式彩虹商品大行其道,為了不讓人被繽紛色彩給淹沒,臺虎精釀特別在十月份推出的期間限定啤酒,既不花俏也不繽紛,幾近全白的瓶身就連酒標也省去不印,究竟葫蘆裡到底賣什麼「酒」? 全白屏身的限定啤酒,中間以俗稱破圖的「圖片無法顯示」為圖樣,並以黑色字體印上「love has no label」字樣,傳達選擇一瓶好啤酒不該被包裝影響,而是回歸啤酒本身 […]